在2020年前央企平均負債率再降2個百分點的目標下,國企防風險戰升級。10日下午,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表示,降杠桿、減負債、防風險是今年以及今后一段時間很重要的任務,今年的負債總額要進一步降低,負債率進一步下降,風險控制在最低的水平。
據了解,國務院國資委將通過強化分類管控、加強考核約束、多渠道補充權益資本以及盤活存量資產等措施嚴控風險,今年負債率管控線比去年提高5個百分點,未來將完善央企國際化監管細則等,并進一步加大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和各類市場融資。
國務院國資委提供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國有企業資產規模、營業收入、利潤增速創五年來最好水平,在重大工程和科技創新方面也取得了眾多進展和成果。
“今年開局繼續保持良好態勢?!毙啈c介紹說,今年1-2月,中央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1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0.9%,實現利潤2066.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2.6%。
與此同時,杠桿率、債務風險情況也開始凸顯。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就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在企業債務方面,要把控制國有企業債務作為今后控制總債務的重中之重。
國務院國資委數據顯示,2017年底中央企業資產總額54.5萬億元,平均資產負債率66.3%,比上一年度下降了0.4個百分點。負債總額36.1萬億元,帶息負債14.4萬億元中,有銀行貸款9.6萬億元,其他各類證券、短融、超短融3.8萬億元。除此之外的其他負債是企業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往來款項。
“總體看,中央企業的負債水平是可控的。同時,我們也清醒看到,一部分中央企業、一部分中央企業的二級三級企業負債率較高,風險還依然存在?!毙啈c表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已經列為打好三大攻堅戰的首要任務,加大風險控制,降杠桿、減負債、防風險仍然是今年和今后一段時間很重要的任務。
此前國務院國資委總會計師沈瑩曾透露,已經制定了中央企業降杠桿、減負債、控風險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20年前中央企業的平均資產負債率要再下降2個百分點。而肖亞慶在兩會期間接受采訪時也表示,該指導意見有望今年上半年出臺。
首要措施是強化分類監管。據介紹,國資委確定了一個能夠保證企業穩健發展的合理資產負債率控制標準,分為三大類,工業企業為70%,非工業企業為75%,科研設計企業為65%。
“今年我們在這個管控線的基礎上提高了一個等級,增加了5個百分點,例如原來是負債率達到75%預警,現在則是70%?!毙啈c表示,還要求各個企業的集團要負主體責任,對所管控的分子公司也要制定負債的管控指標,通過分類管控使得總體負債率在現有基礎上穩定下降。
同時,加強考核約束。肖亞慶介紹說,國資委將加強考核約束,把降杠桿、減負債作為一項主要內容,來考核各個企業年終完成的情況。
此外,多渠道補充權益資本。國務院國資委數據顯示,2017年中央企業通過股票市場和產權市場募集資金3577.8億元,較2016年翻一番;通過境內外債券市場籌集資金近1.6萬億元。
與此同時,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是監管層推動國企去杠桿的關鍵路徑之一。據介紹,近年來,各央企和債權方已經簽訂了債轉股意向協議1萬億元,2017年落實1800億元。
“今年要利用好市場化債轉股的有利時機?!毙啈c表示,還要進一步加大利用各種市場募資的力度。同時,還要盤活存量資產,突出主業,對那些與主業不相關、可以處理的資產要進一步盤活,進一步充實資本。此外,還要嚴控各類風險,特別是海外風險、投資風險。
據介紹,去年央企境外單位有9112戶,資產總量達到了7萬億元,投資和從事業務的國家和地區達到了185個?!昂褪澜缫涣髌髽I比,我們確實還有很大的差距?!毙啈c說,在國際化的進程中將向先進的國際企業學習,切實加大開放合作的力度。
他坦言,在當前國際經濟形勢下,央企國際化更難、風險更多,對監管也是新考驗和重大課題。下一步將支持鼓勵央企“走出去”,并完善央企國際化中的監管措施。
更值得注意的是,打好防風險攻堅戰,離不開國資國企改革創新。肖亞慶表示,今年要按照十九大和政府工作報告的要求,把已經確定的國企改革“1+N”系列文件的落實往深里推,往實處做。
據透露,“十項改革試點”要在前期成效基礎上拓展,目前在集團層面試點的要向各層次子企業延伸,二級三級子企業試點的要提升到集團層面。同時,國資委今年將推出“雙百行動”,將單項試點向承擔多項改革任務的綜合改革推進。
“去年中央企業集團層面按照公司法注冊完成了公司制改革,這只是第一步,下面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推進集團的股權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毙啈c表示,這個過程是開放的,樂于看到國外企業參與國企混改。
此外,推動中央企業戰略重組,一是集團層面的戰略重組,使戰略布局更加優化。二是專業化的重組,今年要進一步加大這方面的嘗試。目前,一家央企多個專業、一個專業多家央企的情況,不利于效率提升,要通過重組推動解決這個問題。
十九大提出,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國務院國資委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在記者會上表示,對于國資監管來說,這意味著要從“管企業”為主向“管資本”為主轉變,重點是“放活、管好、優化、放大”。
其中,授權經營體制改革是關鍵一環。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等改革試點,賦予更多自主權。對此,肖亞慶表示,今年會將發展規劃、集團投資規劃等部分出資人權利下放到“兩類公司”,調整內部薪酬、工資總額報備等重大事項管理權,并推動“兩類公司”集團逐步將部分權利下放給其子企業。